国学兴废,关乎国运盛衰;文化振兴,方有民族自信。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国学智慧惠泽亿万华人,2014年7月至9月,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与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发起并主办大型文化推广活动“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以最隆重的盛典、最尊贵的仪轨,向国学致敬,向深耕于国学研究与传播的学者致敬。
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于2016年再度携手,联合举办“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并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出任总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八大机构出任学术支持单位。
本届国学大典将突出“致敬国学”与“亲近国学”两大主题,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机构、影响力华人媒体以及广大网友,共同评选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奖,10月底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颁奖盛典,现场揭晓“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的获奖名单;还将全年举办国学传播系列活动,包括国学讲座、沙龙、学术会议、联合祭孔、国乐节、国学公益行、中华文化海外行等系列“亲近国学”行动。
按照国学大典工作安排,“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仍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负责组织。
2.学术支持单位:国际儒学联合会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3.推荐专家委员会:由八大学术支持单位代表和主办单位在国内外聘请的200至300名国学专家组成。
4.评选专家委员会:由25名国学专家组成。其中学术支持单位专家16名(每个单位各2名),主办方从海内外聘请国学大奖学术委员会专家8名,秘书长1名(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教授担任)。入围本届国学终身成就奖和国学成果奖的专家,根据回避原则不进入本届评选专家委员会。
1.国学终身成就奖(大陆与海外各1名):表彰长期从事国学研究且成就卓著、德高望重的健在华人学者。首届获奖者不参评。
2.国学成果奖(共30部著作):表彰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初次公开出版的对国学传承与创新做出重要贡献且著者健在的国学研究著作(含古籍整理)。在此期间,再版或重印影印的著作不参评,已获首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的著作不参评,但获奖者的其他著作可参评。
为保证评奖的公平、公正,主办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所有专职教师及著作均不参评。
1.推荐专家委员会产生“国学终身成就奖”与“国学成果奖”的海选名单。专家推荐采用实名制,每位专家推荐国学终身成就奖候选人2位(大陆和海外各1位)、国学成果奖候选著作30至60部。
2.国学大典组委会根据推荐专家委员会的实名推荐表,按得票总数确定国学终身成就奖入围名单4名(大陆和海外各2名),国学成果奖入围著作60部。各学术支持单位可直接推荐2部著作进入国学成果奖入围名单。入围著作总数为60至76部。
3.评选专家委员会以实名投票方式初步产生获奖名单。评选过程和评选结果由公证机构公证。
4.国学大典组委会最终确定正式获奖名单,于10月29日(暂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颁奖盛典,现场揭晓获奖名单。
6月下旬,在凤凰网、岳麓书院官网公布《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评选方案》,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随后向学术支持单位、拟邀请专家发送评选邀请函,反馈邮件发至第二届评奖专门邮箱,推选截止日期为8月20日。
7月下旬,在凤凰网、岳麓书院官网公布推荐专家委员会名单。
8月下旬,国学大典组委会根据推荐票数确定国学终身成就奖入围名单(大陆和海外各2名),国学成果奖(含古籍整理)入围著作名单(60至76部)。
10月29日(暂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现场揭晓获奖名单。
附:首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刘笑敢著)
| |
| | |
| | |
| 《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编 主任杨牧之)
| |
| 《服周之冕——< 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阎步克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